專案中心/綜合報導
芥菜種子雖然比沙子還要微小,只要適當的培育,就能長成大樹,而結出來的果實還能分享給其它人。抱持著這樣的理念,台灣第一個立案的社會福利組織,就取名為「芥菜種會」。成立70多年來已經累積幫助了上百萬個困苦、疾病、清貧的人,還開拓了許多培力據點,讓青少年與中高齡夥伴,都能靠著學習一技之長,從受助者長出助人的力量,繼續傳遞善行,讓愛的種子散播在社會每個角落。
運轉的縫紉機,敲出開心節奏,精巧防熱套,是手做的聖誕小物。學員們用四小時打版,畫出上百個半圓形,再剪掉瑕疵、來回車縫,在過程中也修剪縫補自己的生命故事。
芥菜種會縫紉班的學員黃婧綸,因為孩子在一歲的時候被診斷出癲癇,無法找到能照顧孩子又兼顧生計的工作。芥菜種會從鄉鎮到部落,透過以工代賑的工作機會,培養需要者一技之長、創造價值同時傳遞幸福。而他們的人生也是,很多瑕疵缺口,也在一次次縫補中,被賦予新生。芥菜種會銀領導師陳錦雲分享,協助這些二度就業的縫紉班的學員,以工代政來賺取一些收入貼補家用。除了給他們魚吃,還能教他們釣魚。
芥菜種會中的很多助人者,一開始也是從接受幫助開始。過去曾是癌友的「雅惠和安安」社區助人志工簡雅惠,三年半前癌症復發,曾被醫生判定活不過兩年,至今戰勝病魔,連醫生都覺得不可置信。一年多前加入助人網的行列,透過接送、家訪,關懷並幫助弱勢家庭。走出罹癌角落,看見社區需要,成為照顧者後,也讓助人網更緊密的交織。
868MHz Antenna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指出,台灣最美風景是人。我們用助人的方式傳遞上帝的愛,哪裡有需要就往那裡去!我們不是因為困難而去找答案,我們是因為他們的需要,我們去找出我們的方法與資源。在社區裡面能夠聽到、看到這些需求,我們就有機會把這個需要給接住。
芥菜種會透過「三福助人網」計畫,將愛與希望傳遞給社會邊緣人,幫助他們重建家園、恢復尊嚴。芥菜種會協助災民重拾希望,並提供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,讓他們自力更生。透過推廣自然農耕,芥菜種會促進部落發展,培育青年技能並解決就業問題,同時鼓勵部落族人運用在地菌,發展具特色的農業模式。
走進偏鄉,芥菜種會從扶助到扶立,打造食農文化教育基地,讓在地青農從土地到餐桌。而這條從扶助到扶立的漫漫長路,一路走來,並不輕鬆。芥菜種會產業發展顧問夏禾.達利指出,部落農場往往在技術不足的情況下,就開始飼養雞,他們在飼養的過程,除了技術以外,還有一些行銷的問題。868MHz Antenna我們要回到我們自己的部落裡面,用我們部落當下的環境、在地的資產,慢慢的一步一步往前走。芥菜種會三一食農久美據點小農烏瑪認為,過去都是由先生在支撐家裡經濟,現在既然要回歸自然農業,就要活出生命的健康。
李肇家認為:「在幫助弱勢者的過程中,我們也可以多走一哩路。受助者只要有意願,我們可以依據他的特殊才,創造一個機會給他。希望每一個人都是有希望、有盼望,都能夠變成社區上可以成長自立的人」。868MHz Antenna他補充,助人不是一個套裝的軟體,因為每個人不同的家庭、不同的環境,需求會有所不同。只要願意一起幫助需要者,其實每個需要者就有機會長成一個大樹。如同「傳善」這兩個字的理念,善這件事情它沒有傳出去,就不知道還可以這麼做。
幾年下來,很多獲得就業培力的青年,已經可以貢獻己力,回饋社會。芥菜種會培力青年小葳,在小組裡面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,也在課程當中培養出自己的同理心。現在,遇到有需要的人,也會用同理心來關懷他。培力青年隔弘也分享:「感謝芥菜種會在我人生跌倒、感覺破一個大坑、像一個無底洞的時候。用關懷的泥土去填滿我人生的大洞,他們賦予我可以繼續為我自己開創我人生道路的力量」。
善是一種循環,芥菜種會建立了「三福助人網」志工網絡,深入社區,提供幫助,並鼓勵癌症病友將經歷轉化為助人的力量。芥菜種會將繼續用愛與溫暖傳遞至每個角落,幫助更多人重拾生活信心與尊嚴。或許打造一面社區助人網,還有很多挑戰,但種下希望,從現在開始,起步永不嫌晚。
請上傳善獎網站(www.auroratrust.org.tw)或是加入臉書的「傳善獎」粉絲團,進一步瞭解這些優質社福機構。「傳善獎」歡迎您加入傳善的行列。
傳善獎網站 http://www.auroratrust.org.tw/
傳善獎臉書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preadconscience
傳善獎Instagram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spreadinggoodaward/
傳善獎部落格 http://auroratrust.pixnet.net/blog
引用自: 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1608463
翁立友快閃香港與粉絲拜早年 預告新歌《白娘子》超應景接地氣 868MHz Antenna
868MHz Antenna 鄉村年味(外一首)/王原昌